联系电话: 13951899110
联系我们

手机:13951899110

电话:(025)8411-0110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号汉中新城11楼G座

南京律师在线咨询
相关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刑事律师网>联系我们

离婚后自动放弃产权证明书范本是怎么样的?

南京刑事律师网 www.njLs110.com


一、离婚后自动放弃产权证明书范本是怎么样的?


甲方身份证号


乙方身份证号


内容:二人共同购买位于 .房产,原...,现二人对此房产协议如下:


1、房产登记在 一人名下, 放弃此房购买权;


2、二人协议补偿问题或自己约定 注意:写明,自愿放弃某处,与李建共有的房屋财产,自己的那一份,此后无论何时何地,不得所要该房屋的所有权和部分所有权署名


日期


3、签字生效。


甲方: 乙方:


签字地点;


年 月 日


如果该“放弃遗产声明书”,属于一方的真实意图,且无逼迫等行为的。那么,法院在核实后,会按照当事人意愿进行判决。但是,提问者必须清楚,法院对当事人的提供的证据,要依法核实。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二、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一方在两种情况下可请求再次分割财产


1、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只有存在上述法定理由的,且在发现之日起2年内起诉,人民法院才能受案审理,查明事实后,确实存在上述法定情况,那么财产应该依法再次分割。


2、协议离婚对财产处理反悔的,应该自离婚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分割诉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是受理后,发现协议离婚时对财产处理不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况,法院应依法驳回诉请。


三、离婚的条件


“感情确已破裂”是实体性规定,是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调解无效”则是程序性规定,不能视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案件,许多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调解无效”是“感情确已破裂”的一种反映。而有一些离婚案件,虽然是“调解无效”,但并非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调解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力与不力,深入与不深入等差别,直接影响着调解效果。多年的民事审判实践说明,“调解无效”和“感情确已破裂”的含义不完全相同,“调解无效”并不都等于“感情确已破裂”。因此,不应当把“调解无效”作为认定“感情确已破裂”的根据。在审判实践中,既不要把“感情确已破裂”与“调解无效”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要把“调解无效”简单地作“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志。更不要把“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只是“感情确已破裂”。


综合上面所说的,离婚时任何一方都是可以放弃财产的,只要一旦签订了放弃的财产协议书,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在离婚之后将不会分到一分的财产,所以,离婚时在分割财产的时候就一定要想清楚所有事情。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8条适用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吗?
    1、《婚姻法解释三》第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

·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况有哪些?
    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况有哪些?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况有哪些?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无抚养关系,继母子女有赡养义务吗?
    无抚养关系,继母子女有赡养义务吗?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七条: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对于不存在抚养与被抚养关系的,......

·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没钱怎么办?
        实践中,最担心的是被执行人就是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也会束手无策,申请人只能等被执行人有财产时,再申请法院执行。但如......

·社会抚养费新政策是怎样的?
    社会抚养费是针对不符合计划生育规定而出生的孩子所收取的费用。在我国的全面二胎放开之前,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家庭在生育二胎时应支付一定的社会抚养费,而二胎政策放开这后......

·商家同意退卡会反悔吗
    一般不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