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相关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刑事律师网>联系我们
监视居住的程序
南京刑事律师网 www.njLs110.com
1.监视居住的决定与交付执行法。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法。商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领导批准后,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决定书应写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状况,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事项和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执行机关的名称等内容,并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法。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还应当将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监视居住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法。
2.监视居住的执行与期限法。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2款规定,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法。商如果发现有违反应遵守的规定的,应及时报告监视居住决定机关,以便考虑是否变更强制措施法。
法商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相比较,虽然其适用的范围相同,但监视居住比取保候审更严厉法。商尽管监视居住是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但不能因此而将被监视居住人加以拘禁或者变相拘禁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公检法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法。商此外对各级人大代表实施监视居住时与取保候审的要求相同,也要注意遵守有关规定法。
监视居住也有其解除﹑撤销和变更情形,其原因与取保候审相同,监视居住通常变更为逮捕法。商对监视居住解除﹑撤销和变更时,也要制作有关文书,向有关个人和单位宣布和送达法。
·刑事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司法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依法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活动区域予以限制,并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法。商该制度的设立目的......
·“监视居住”制度
监视居住是一种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关于监视居住的取舍问题,早在1996年刑诉法修订时就曾存在着较大分歧,最终立法机关采纳了保留监视居住的观点,将监视居住制度写进了刑事诉讼法......
·监视居住的法律缺陷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什么是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期限内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其他指定居所、不得会见他人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被监视居住人应遵......
·监视居住的程序
1.监视居住的决定与交付执行法。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监视居住的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修订)第五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