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13951899110
联系我们

手机:13951899110

电话:(025)8411-0110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号汉中新城11楼G座

南京律师在线咨询
相关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刑事律师网>联系我们

一、根据法律的规定买房子都需要什么程序?

南京刑事律师网 www.njLs110.com

一、根据法律的规定买房子都需要什么程序?


买房子的时候需要经过的流程,包括签订购买房屋的合同,合同签订完毕之后,需要办理房屋过户的手续


二、买房注意事项


首先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


即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签订规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最好请律师代理或介入,并要对合同进行公证,确认其法律效力。


2、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


许多开发商在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前会要求购房者签订一份《房屋定购协议书》,交一笔订金。这种行为并非购房的必经程序,往往会使购房者陷入订金纠纷。


因此,建议消费者直接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这样购房者就有充分的主动权与开发商就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完全平等的协商。


3、查验有关证明文件


买期房要查看开发商是否有预售许可证,并要确认自己所购之房在预售范围内,买现房则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有该房屋的大产证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此外要核对一下卖方的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事业资质证书,要注意这些证照文件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


4、买期房要注意建筑面积的约定


购房者在建筑面积约定时仅仅用多退少补、按实结算来约定面积问题时容易产生纠纷。在填写暂测面积时,除了要填上总建筑面积外,也要将套内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填上。


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根据有关法规,建筑面积超过预售合同约定的,购房人可以不承担增加部分的价款,建筑面积不足预售面积合同约定的,开发商应将建筑面积减少部分的价款退还购房者。


5、买期房要约定交房条件和时限


所谓交房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房屋使用权即实物交付;另一层是房屋所有权转移即产权过户。


购房者应当在预售合同中对实物交付和产权过户均约定清楚。为避免法律风险,购房者不能接受未取得《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的房屋使用交付。


6、签约时要注意房屋质量问题


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推敲《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两书的内容,并将质保书作为合同的附件。


7、签约时明确物业管理事项


合同中要确定前期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双方约定的物业管理范围和收费标准。


8、注意合同文本中补充协议的内容


补充协议通常由开发商起草,购房者应谨防有些开发商将示范合同文本中保护交易公平的条款通过补充协议加以取消,以减轻卖方的责任。


9、注意约定违约责任


承担责任的违约事项包括:签约后购房者要求退房、不按期付款;开发商卖房后要求换房,不按期交房;面积变动超过约定幅度;质量不符合要求;办理过户手续时不符合规定和约定等。消费者在约定时要注意违约责任的平等性。


在现代这个文明的时代,购买房屋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签订购房合同的时候,需要观察一下房屋的质量,仔细的推敲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明确的有物业管理的相关事项,违约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购买二手房要注意的问题都有哪些
    可以说不管是购买怎样的房产,对于购房者而言都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但现实中,由于不同购房者购买的房产情况不同,因此具体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还是有所差异的。那一般购买二手房要......

·一般租房装修费谁承担
    一般租房装修费谁承担承租人装修费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要考虑在合同上有没有具体约定,一般有约定的就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由出租人与承租人来协商解决。下面为您具体分析......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中介费退吗?
    一、房屋租赁合同违约中介费退吗租赁房屋,中介一般只收取租客的服务费,房东一般都不会收取。所以,房屋租赁合同房东违约,租客和中介没有约定的话,是不会退还中介费的。但是租客......

·泰安公积金房屋买卖
    泰安公积金房屋买卖二手房可以用公积金贷款的。公积金贷款申请条件有:在贷款当地城镇常住有效户口,能提供有效居住证明;在贷款之前有连续缴存6个月以上的住房公积金,公积金......

·拆迁两层自建房怎么算面积
    一、拆迁两层自建房怎么算面积?1·首先是复式房屋的楼层层高的规定,层高在2.2米以上的包含2.2米的层高楼层是按照所占据面积的全额计入房屋建筑面积,楼层的层高低于2.2米的,将实际的......

·一、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怎么认定?
    一、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怎么认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