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13951899110
联系我们

手机:13951899110

电话:(025)8411-0110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号汉中新城11楼G座

南京律师在线咨询
相关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刑事律师网>联系我们

丈夫犯重婚罪妻子如何起诉

南京刑事律师网 www.njLs110.com

重婚与出轨是不同的,重婚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度,十分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重婚已经触犯了刑法,重婚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重婚罪是自诉案件,那么如果是丈夫重婚罪妻子如何起诉呢?我们为您整理了这篇文章。

一、丈夫犯重婚罪妻子如何起诉重婚罪是刑法中的自诉案件,法院对自诉案件秉承不告不理原则,也就是说当发现丈夫触犯了重婚罪时,妻子需要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才会受理,而不是像其他公诉案件一样司法机关会直接介入。因此,当丈夫重婚时妻子要自己去法院起诉。那么妻子如何起诉呢?首先是写自诉状,交给法院。刑事自诉案件起诉状大体上分为首部、案由和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结尾和附注项目等五个部分。自诉状上要写明自诉人以及诉讼代理人、被告人的基本信息。写明所控告的罪名是重婚罪以及自己的诉讼请求。如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还应同时写明追究被告人民事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在事实和理由部分,要写明被告人对被害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事实,还要提供有关的证据、证人及住址等。结尾部分,要写明诉状呈送的人民法院名称并由具状人签名或盖章,并写明起诉日期。附注项目主要是各类证据材料及清单。如果写自诉状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法院收到自诉状审查合格以后就会立案。接下来进入审判程序,等着法院开庭判决了。
二、妻子如何证明丈夫重婚
在发现丈夫重婚时,妻子可以向法院起诉他涉嫌重婚罪,但是胜诉是需要充足的证据的,那么妻子在起诉丈夫重婚时应该证明他有重婚的行为。符合重婚罪的条件是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者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首先就是要证明丈夫与其他人有以夫妻的名义生活,比如丈夫与另一人互称“老公”、“老婆”,有共同生育的子女,丈夫居住地周围的邻居都有理由认为他们是夫妻,并不知道丈夫在法律上的妻子另有其人,这种情况就需要收集证人证言来证明丈夫有重婚罪的行为。或者是丈夫没有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就与其他人办理了结婚登记,这种情况比较容易拿到证据,在民政局一查就可以知道。其次,同居时间的长短也可以作为证据。丈夫与另一人以夫妻名义同居应以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段为必要,如果他们只是短期的以夫妻名义同居,二人并没有打算长期维持这种婚姻关系,比如说二人只在一起连续生活了短短的几个月,或者是断断续续地在一起生活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则不宜认定丈夫有重婚的行为,否则有定罪扩大化的嫌疑。一般应以持续一年以上作为认定的标准为宜。最后,可以收集一些其他的证据,比如丈夫与另一人在购房、租房、安装电话、网络等事项时所填写的一些表格中记载的二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如果有生育的话,婴儿出生时的手术通知书上的签名,婴儿出生证上的父母栏的记载等等诸如此类的证据,都可以也应该成为重要的证据。我们在本文已经详细的介绍了当发现丈夫犯重婚罪时妻子如何起诉的问题,并对如何证明丈夫重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相信您对于丈夫重婚妻子如何起诉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可以来电咨询律师或登录网站获得详细解答。



·抚养费给付期限的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抚养费是指父母给予未成年孩子的生活、读书等所需的费用。在夫妻双方离婚之后会对孩子的抚养费进行商议或者判定,在双方认定之后会按照月或者年的方式支付孩子抚养费,那么抚养费给付......

·可以跟服刑期间的人离婚吗
    有的人认为如果配偶下落不明或者在监狱服刑的话,那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不能离婚的,只有在找到了对方或者对方刑满出狱之后,才可以解除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那从法律角度分析,到底可以......

·夫妻一方如何起诉离婚?
    夫妻一方如何起诉离婚?一、夫妻一方如何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起诉离婚的程序是: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立案大厅进行立案审查,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给予立案。如果......

·婚姻法离婚抚养费的最新消息
    在处理离婚案件中涉及到子女抚养权的分配,其中包括子女抚养费数额的判定,子女的抚养费通常包括教育支出、生活费等,当然,失去抚养权的夫妻一方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支付上述费用呢......

·再婚离婚财产怎样分割?
    在现实生活之中,离婚、再婚的现象时有发生,就算是再婚的们也会出现感情破裂的情形,无一例外的,需要涉及财产的分配、债务的承担以及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你是否知道再婚离婚财产怎样......

·一、领证一年离婚要退彩礼吗?
    一、领证一年离婚要退彩礼吗?一般不可以退还,除非可以证明双方未共同生活才可以退还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